放下標籤,重建愛的關係:從社會修辭學框架及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重尋保羅在腓利門書中愛的教導與實踐
內容簡介
《放下標籤,重建愛的關係》為詮釋腓利門書提供了新的框架和解說。作者認為,保羅在愛裡寫下腓利門書,希望能將阿尼西謀與腓利門之間基於經濟利益的關係,轉化為彼此相愛的弟兄之情,以誠相待。然而,若好像前人大多依賴不同假設來詮釋這封書信,是好難發現保羅的語重心長,惟有讀懂腓利門書的修辭以及了解當時羅馬的經濟結構,才有助我們掌握保羅撰寫腓利門書的目的。
本書指出,經濟關係並非一種單純的關係,而是一種由羅馬奴隸制度不同機制所維持的複雜關係,因此腓利門書的修辭必須與經濟結構並行解讀。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釐清一些基本問題,提出讀者可以用「社會修辭學框架」(socio-rhetorical framework)來詮釋腓利門書,以作更深入的討論。第二章在沒有任何假設的前提下,透過分析腓利門書文本的不同層次,嘗試找出這封書信可能的重點。第三章會從「文本互涉」的角度分析腓利門書,並描述保羅的神學和倫理思想,從而理解他在腓利門書中的關鍵用語。第四章採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分析當時羅馬的經濟結構,推測阻礙腓利門接受一位奴隸為主內弟兄的原因,從而理解信中的修辭手法。第五章綜合研究成果,重構保羅所要解決的問題,並解釋他在信中是如何敦促腓利門與阿尼西謀建立新的友愛關係。第六章是全書總結,並提供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書是葉漢浩博士的博士論文A Socio-Rhe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tter to Philemon in Ligh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Mohr Siebeck, 2017)之中文翻譯版。作者將經濟分析應用到聖經研究,為一般的社會修辭釋經法帶來了新亮光;而採用這種方式解讀腓利門書,也更符合保羅的神學思想——在具壓迫性的經濟環境中,一個信仰群體該如何彰顯愛。
目錄
自序
第一章:社會修辭釋經法的基礎
一、引言
二、本書主旨
三、研究價值
四、腓利門書的詮釋歷史
1.「逃跑假說」之發展與不足
2. 研究新趨勢
3. 小結:過往研究之貢獻與不足
五、方法論:社會修辭釋經法在詮釋腓利門書之應用
1. 社會修辭釋經法之框架
2. 社會修辭釋經法在詮釋腓利門書之應用
3. 社會修辭模式的局限和對策
六、腓利門書的基本要點
1. 書信背後的故事
2. 腓利門書與其他保羅書信之關係
3. 本書設定的時代和背景
4. 保羅對奴隸制度的看法:隱喻之應用或現實之處理
七、結論
第二章:內在紋理層:作為腓利門書核心的「關係轉化」
一、引言
二、「物料」的層次:字詞分析
1. 主要重點:關係性詞彙
2. 主要討論:與「愛」相關的詞彙
3. 神學基礎:擁有神學意涵的詞彙
4. 與商業有關的字詞
三、「構造」的層次:書信體的分析
1. 這封信的結構
2. 腓利門書的序言
3. 受信人的公式
4. 感恩
5. 小結
四、「設計」的層次:修辭的分析
1. 丘奇的貢獻:引入正統修辭學分析腓利門書
2. 米歇爾(Margaret M. Mitchell)的貢獻::腓利門書與倡議式辯證一致之處
3. 超越正統修辭分析
五、對話
第三章:文本互涉:保羅的神學和倫理思想
一、引言
二、以社會修辭釋經法詮釋腓利門書裡的文本互涉:保羅的神學和倫理思想
三、保羅倫理思想的結構(一):作為一個整體的陳述與命令
四、保羅倫理思想的結構(二):保羅神學和倫理思想的三大基調
1. 終末論基調(Eschatological Motif)
2. 神學基調(Theological Motif)
3. 基督論基調(Christological Motif)
五、保羅倫理思想的內容:愛是信仰群體奉為必守的原則
六、保羅有關愛的觀念的結構
1. 與上帝的新關係:在愛裡的新生命
2. 與世界重塑關係:新造的人與愛的自由
3. 以新關係建立的新社群:以愛連結
4. 小結
七、文本互涉的解讀:從保羅愛觀的結構看腓利門書
1. 腓利門書的文本互涉模式
2. 基本神學思想:以作為整體的「陳述和命令」解讀腓利門書
3. 以三大基調解讀腓利門書
4. 以保羅有關愛的倫理結構閱讀腓利門書
八、對話
第四章:經濟紋理:從「新制度經濟學」中的經濟關係看腓利門書
一、引言
二、方法論
1. 經濟紋理
2. 以NIE 為分析框架
3. 制度對理解經濟關係的重要性
4. 諾思的模型
三、非正式架構:剝削性質
1. 經濟利益主導羅馬經濟體系
2. 宏觀經濟環境:對奴隸需求的增長
3. 意識形態上的合理化:哲學和社會價值
4. 政治體系:如何釐訂規則
5. 對經濟關係的影響:剝削的本質
四、正式架構:物化奴隸的思想
1. 奴隸:定義即物化
2. 物化奴隸的經濟動機
3. 擁有奴隸:要式轉移物
4. 獲得和轉移奴隸
5. 使用奴隸的專屬權利
6. 對經濟關係的影響:物化奴隸為工具
五、管理勞動力:操控奴隸的實際運作則
1. 管理奴隸的經濟問題
2. NIE 的基本概念看奴隸管理問題
3. 奴隸工作的多樣性和混合性
4. 契約安排:操縱奴隸以解決管理問題
六、對話
七、結論
第五章:綜述:以三種紋理解讀腓利門書
一、引言
二、重新定義保羅在腓利門書中處理的問題
1. 以保羅的終末論重新定義問題:選擇新價值,在現世踐行
2. 以保羅神學重新定義問題:認識和接受新關係
3. 以保羅的基督論重新定義問題:在實踐上選擇效法保羅和基督
三、從不同紋理解讀書信內文
1. 分析腓利門書內文:保羅以修辭論證呼籲建立新的關係
2. 第8至9節:愛的新價值——挑戰主人的權力
3. 第10節:在基督裡的新生——挑戰奴隸制度的法律正當性
4. 第11節:俗世關係的轉化——從物化到擁有人格
5. 第12至14節:尊重個人自由——以行動彰顯愛心
6. 第15至16節:終極要求——親愛的弟兄關係
7. 第17節:新模式的工作關係——基督裡的團契(κοινωνός)
8. 第18至19節:消弭最後屏障——摒棄經濟考量
9. 第20至21節:結語——在主及在基督裡的新關係
四、總結
第六章:結論
一、引言
二、前文論點摘要
三、本論文的貢獻和未來研究方向
1. 方法論之突破
2. 將經濟分析應用到更多聖經研究的方法
3. 反思當今資本主義社會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