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批判(下)--論馬克思主義與神學(翻譯系列4)

天國的批判(下)--論馬克思主義與神學(翻譯系列4) 特價

天國的批判(下)--論馬克思主義與神學(翻譯系列4)

編號:A53TW1304
ISBN: 9789579186964
作者:羅蘭‧博爾 ROLAND BOER
譯者:金胡繼華、林振華
出版社:華宣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8-07
  • 定價:NT:390

  • 折扣:9

  • 優惠價:NT:351

若下單後該商品缺貨、絕版、停版狀況,
我們將會E-mail寄送訂單缺書通知!

本書是《天國的批判》的下冊,書中評價西方新馬克思主義代表性人物的作品,以探討馬克思主義與神學之間的關係為主。本書處理布洛赫(Ernst Bloch)、班雅明(Walter Benjamin)、齊澤克(Slavoj ?i?ek)和阿多諾(Theodor Adorno)等哲學家關於神學的著作。讓人感興趣的是這些哲學家竟然撰寫了那麼多的神學著作,但是卻鮮少被研究者提及。本書除了探討這些哲學家的神學探究以外,也觸及這些哲學家的神學著作如何滲透進入他們的思想,並豐富他們的馬克思主義作品。因而本書分為兩個部分:聖經的馬克思主義者(布洛赫與班雅明)、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新教轉向(齊澤克與阿多諾)。本書同時也探究廿五年前在聖經研究之外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旨趣所發展出來的聖經批判,探討其背景,並且評價現其在現代聖經研究中重新復興的地位。


 


【內容特色】

馬克思主義者與神學究竟有何關聯?他們豈不是都主張無神論嗎?然而,本書所介紹的每一位新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顯然都著迷於神學。他們書寫了大量關於聖經與神學的主題論文,甚至相關的專書著作。神學如何影響他們的思想,以及我們應如何在神學的亮光下重新評價他們的思想,即是本書作者所要探求的主要目的。儘管宗教在馬克思主義的傳統中被拒絕了,但馬克思主義不能在沒有神學的情境下被理解。近半個世紀以來,馬克思在台灣與中國歷史上同樣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這本書或許可以幫助華人讀者重新評價近代歷史的特徵。


 


【作者介紹】

羅蘭‧博爾 (Roland Boer),加拿大McGill大學博士,曾任教於雪梨大學等,現任為澳洲紐卡塞(Newcastle)大學教授。主要學術研究興趣為:聖經批判理論、聖經與政治、文學與神學、馬克思主義與批判理論。個人部落格:http://stalinsmoustache.blogspot.com/.


 


【譯者介紹】

 胡繼華,安徽太湖人。任職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跨文化研究所,從事當代西方美學、比較文學研究和教學。主要著作有:《宗白華:文化幽懷與審美象徵》、《重建巴別塔》等、譯著為《友愛的政治學與其他》、《為承認而鬥爭》、《犬儒主義與後現代性》。

林振華,黑龍江大慶人,1984年生。2006年畢業於大連民族學院英語系,現為北京第二外國與學院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研究生,譯著為《德國觀念論最初體系綱領》、《詩經與雅歌中的愛情詩歌》等。


 


【目錄】

 中文版序

中文版前言


 


第一章 探幽索頤:論布洛赫

第二章 聖經神話論衡:論班雅明

第三章 迷途知返:論齊澤克

第四章 猶豫徘徊:論阿多諾


 


附錄(一):英文版序

附錄(二):英文版前言

附錄(三):英文版結論

附錄(四):參考文獻

附錄(五):聖經索引

附錄(六):索引總

如果您對本商品有什麼問題或經驗,請在此留下您的意見和建議!

登入註冊 後檢視商品評論!